海西居民金融投资热情回升——我校和台湾辅仁大学、厦门银行联合发布今年第三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系

海西居民金融投资热情回升——我校和台湾辅仁大学、厦门银行联合发布今年第三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

海西居民金融投资热情回升——我校和台湾辅仁大学、厦门银行联合发布今年第三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

 

单击在新窗口查看图片

  1025日,由我校经济学院统计系、数据挖掘研究中心和台湾辅仁大学、厦门银行联合进行的今年第三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调查报告出炉。调查显示,三季度,海西居民对未来经济信心稳步回升,未来半年,海西居民参与金融投资的热情将明显回升。

  据介绍,该项调查采用雅典娜电话调查系统,以电脑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海西经济区23个城市的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共收集到有效样本4392份。这也是主办方向社会第十一次发布有关数据。

  所谓消费信心指数,是对消费者消费心理感受变化的测度。研究者说,通过观察这一指数的高低和趋势,可以清晰判断居民的消费开支意愿变化和对未来经济的乐观程度。指数取值在0200分之间,其中0分表示最没信心,200分表示最有信心,得分落在0-100之间时,则是偏向悲观;以100表示中立水平;分数为100-200之间,偏向乐观。在西方经济成熟国家,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重要性不亚于CPI和就业率指标,每逢该数据公布前期,市场会呈现静默等待气氛。一旦数据出炉,市场则会根据之前预测情况的高低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校长助理贺祖斌在当天同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我校参与进行的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调查是我校充分发挥经济、统计等学科优势,践行《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行动计划》的具体行动之一,也是我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又一次有益探索,为海西发展新政策的制定、新举措的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总体信心持续上扬

  调查显示,第三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总指数为94.59点,环比上升0.97点,同比上升1.06点。

  虽然从数值上看,这一指数仍低于100点中值线,略显悲观,但它却延续了今年一、二季度以来的上升态势,表明海西居民对未来经济信心正在稳步回升。

  课题组分析说,在中央政府以稳增长为基调的一系列货币、财政政策刺激下,我国经济在三季度逐步企稳,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海西居民的经济信心。不过,由于经济转型依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海西居民对未来半年宏观经济运行仍持谨慎态度,导致总指数结果落在悲观区域。

金融信心止跌回升

  本季度,金融指数为73.69点,虽然继续处在悲观区域,但幸运的是,该指数本季度并未延续上季度跌至谷底的局面,环比上升7.99点,开始止跌回调,走出谷底。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金融投资计划指数(67.01点)在所有分项指数中环比增幅最大,达8.39点。这意味着,海西居民未来半年参与金融投资的热情明显回升。

  课题组说,自2010年以来,受宏观金融市场不景气的影响,海西金融投资信心指数始终上升乏力,上一季度预期值更是跌入历史低位,而随着年中以来政府陆续出台刺激举措,三季度我国经济环境获得明显改善,四季度经济有望企稳,海西居民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开始有所改善。

  不仅如此,课题组指出,央行在国庆节前持续在公开市场通过逆回购操作注入流动性的举措,以及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实施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等,也将对海西居民对未来半年内金融投资环境信心的提升有所帮助。

课题组建议,海西地区金融行业应借助近期市场信心及流动性改善的良好时机,充分把握海西地区金融改革契机,多管齐下服务实体经济。

旅游信心依旧乐观

  旅游方面,本季度,旅游信心指数为112.61点,较上一季度下滑2.01点,但仍然维持高位,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36点。

  今年十一黄金周各旅游景区的火爆程度成为本季度旅游信心高涨的最好印证。但课题组同时提醒说,黄金周期间所凸显的景区承载力、交通运输力、疏导应变能力等问题正考验着旅游管理部门的决策智慧。

  (李静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