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民博士畅谈“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官方统计带来的挑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系

郭杰民博士畅谈“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官方统计带来的挑战”

1119下午,来自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的郭杰民博士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Globalization and it’s Challenges to Traditional Official Statistics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官方统计带来的挑战”的精彩讲座。本讲座是厦门大学统计学高级系列讲座2012秋季学期第五讲(总第17讲),由经济学院副院长曾五一教授主持。

郭杰民博士是BEA高级经济师,200710月至201210月任经合组织(OECD)统计部国民经济核算司任部门主管,负责OECD的季度核算以及与中国统计合作项目,现任国际投入产出协会(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Association, IIOA)副主席。

博士在演讲前,介绍了其三十年前赴厦大进修向统计系钱伯海和黄良文等资深教授的请教经历,高度评价了统计系数十年来的办学和学术成果。在演讲中,博士以亚洲开发银行201112月公布了一项关于中美iPhone手机贸易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传统外贸统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无法正确衡量各国真实贸易差额的局限性。

博士认为,研究贸易差额的正确衡量方法是曾五一教授提出的“顶天立地”式研究,所谓顶天,是说外贸核算领域是国民核算现阶段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国际研究的前沿;所谓立地,是说这一领域是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最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有缺陷的数据也是目前中美贸易争端的问题所在。博士介绍了欧盟统计局和OECD正在进行的统计研究项目——从增加值的角度衡量各国贸易之间的差额的真实水平,并提出了这一方法目前要解决的四个问题:第一,贸易统计中的增加值是否和GDP的增加值口径完全一致?第二,贸易增加值的如何估算?如果使用投入产出法,一张完整的投入产出表编制需要5年时间,这无法满足贸易统计实效性的需求。第三,如何从现行贸易统计中是否可以通过一些关系的计算间接推算出增加值?

讲座最后,博士细致回答了学生老师的提问,并建议学生老师通过邮件等通讯方法和其一起探讨贸易统计和投入产出统计等方面学术问题。

                                                                                                     (统计系许永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