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购物卡消费市场调查报告对外发布-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系

厦门购物卡消费市场调查报告对外发布

20121221日,厦门购物卡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正式刊载于厦门日报,本次调查由厦门大学数据挖掘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厦门日报联合进行。调查旨在收集、分析厦门消费者对购物卡的消费偏好,为厦门购物卡消费市场的良好发展提供数据参考。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043份,其中有效问卷1785份,充分考虑受访者的年龄、性别及职业分布。

调查问卷共计16个问题,涉及四大方面。关于购物卡种类,调查结果显示,超市卡(沃尔玛、家乐福等)的受众面最广,百货卡(天虹、巴黎春天卡等)、通用卡(E通卡等)次之,课题组认为,随着通用卡宣传力度的加大,凭借其自身优点会有更广泛的市场空间;对购物卡的使用时间、原因、使用量等方面,较多的消费者选择在一年内慢慢用掉,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希望卡片有效时间最好为无限期,课题组表示,商家应在自身利益和消费者利益间进行平衡,提升消费者体验。此外接近六成的受访者认为购物卡并不安全,大多数消费者只能被动尽快消费或转送他人,主动选择实名制购物卡仅占少数;针对购物卡的功能,受访者最希望购物卡具备打折和可在联盟商家使用的功能,比例分别达到49.70%47.88%,对无限储值和独特设计的需求则相对较低;而在购物卡的意见和建议方面,安全性、附加值、有效期、收藏性和便捷性则是广大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

针对本次调查,厦门大学数据挖掘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统计系系主任朱建平教授表示:“这是我们首次参与、设计以购物卡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调查,对于目前的消费市场来说,十分有值得借鉴。”购物卡消费领域一直无人进行过实质探讨,其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优劣与否更是没有答案。购物卡消费涉及面十分广泛,是一种典型消费群体的聚集,延伸下去更可以了解持卡者的消费意识。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琥认为通过本次调查活动,有助于提升业界对厦门购物卡格局的了解,对提升购物卡的质量有很大帮助。“通过媒体平台联合市场一线和后台研究者的力量,能让消费者更了解卡种特色,商家更是能借助这个机会反观旗下购物卡的优势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罗智超如是说。

 

(厦门日报 陈立新 / 数据挖掘研究中心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