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一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发布-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系

2012第一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发布

2012第一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发布



 

427,我校和台湾辅仁大学、厦门银行联合进行的今年第一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显示,与2011年第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海西居民对未来经济信心开始回升,其中,金融信心回暖明显,金融投资计划指数在所有指数中环比增幅最大,这也意味着,未来半年,海西居 民对金融投资开始蠢蠢欲动

当天上午,三方联合在福州西湖宾馆向社会发布这一报告,这是主办方向社会发布的第十一次报告,也是首次在福州发布相关数据。

所谓消费信心指数,是对消费者消费心理感受变化的测度。它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简单地说,通过观察这一指数的高低和趋势,可以清晰判断居民的消费开支意愿变化和对未来经济的乐观程度。指数取值在0200分之间,其中0分表示最没信心,200分表示最有信心,得分落在 0-100之间时,则是偏向悲观;以100表示中立水平;分数为100-200之间,偏向乐观。在西方经济成熟国家,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重要性不亚于CPI 和就业率指标,每逢该数据公布前期,市场会呈现静默等待气氛。一旦数据出炉,市场则会根据之前预测情况的高低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陈建、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吴国培、福建省统计局副局长林文芳、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陈志良、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陈峰、我校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雷根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进功等出席发布会。新华社、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香港文汇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海峡卫视、厦门日报等十几家新闻媒体记者到会采访。

 

总指数小幅上扬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总指数为92.81,较2011年第四季度环比小幅上升0.70点。

课题组负责人、台湾辅仁大学谢邦昌教授说,指数虽仍处于悲观区域,但已开始触底反弹,表明海西居民对未来经济信心开始回升。

谢邦昌分析说,居民信心的提振主要得益于两会精神的鼓舞、十二五规划各项具体举措的陆续出台及通货膨胀的持续回落。

喜中有忧的是,一季度,海西居民就业信心和购房信心都不足,前者为91.00,后者只有81.55。谢邦昌说,失业率和房市的持续观望态势将成为影响未来居民消费信心的一丝隐忧

 

旅游指数依旧乐观

一季度,海西旅游信心指数为110.18,虽较上一季度略下降0.42点,但同比上升7.55点。

课题组负责人、我校经济学院统计系主任朱建平说,对比过去一年数据,海西旅游信心指数从去年年初的102.63,稳步发展至现在的110.18,每一季度增幅虽不迅猛,但整体趋势较为稳定,依旧保持乐观发展倾向。

从其分项指标来看,旅游计划指数为111.95,旅游收入为108.40。朱建平说,这表明海西居民既有较强的出行意愿,愿意为休闲旅游支付成本,同时也对本地旅游收入持有信心,二者发展均衡,形成良性循环

课题组建议,海西应打好旅游这张牌,以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以旅游拉动居民消费。

 

金融指数触底反弹 

金融信心指数的触底反弹成为本次海西信心指数的一大亮点。

虽然数值只有69.03,但一季度金融信心指数环比上升2.78点,略改2010 年课题组开始调查海西指数以来其震荡下滑的疲态。其中,金融投资计划指数环比增幅达4.30点,为所有指数中环比增幅最大的一个。

朱建平说,自2010 年以来,宏观金融市场不景气,因此海西金融投资信心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随着2012 年初货币政策放松预期以及中国股市反弹,海西消费者对金融投资的信心有所改善。

课题组认为,正值痛苦转型期的金融行业应借此机会多管齐下服务实体经济,这将是海西金融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机会。

 

(厦门大学宣传部 李静   厦门大学数据挖掘研究中心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