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教授谈中国小康社会指标构建与监测结果-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系

李纲教授谈中国小康社会指标构建与监测结果

李纲教授谈中国小康社会指标构建与监测结果

319下午三点,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计统系列学术讲座之中国小康社会指标构建与监测结果在经济楼D310多功能厅如期举行。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所长、中国统计学会秘书长李纲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曾五一教授、计统系主任朱建平教授、以及很多慕名而来的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此次讲座由计统系主任朱建平主持,李纲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检测体系的总体框架,并将其概括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共23项指标。接着,李纲教授从指标分类的依据和原则,目标值确定的依据、权重的确定、评价的方法,数据的来源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随后,李纲教授向大家公布了2000年至2008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并结合对指标体系内各个指标的详细统计和研究,得出在这9年中,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进展顺利,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程度得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民主法制逐步健全,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资源环境收到重视等结论。

李纲教授同时也指出,从未来的发展看,我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将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增加空间小;而从总体进程看,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的建设进程均有上升,但差距依然较大。最后,教授提出未来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将主要体现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生活环境等四个方面。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李纲教授应用自己的渊博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实例给同学们认真解答,给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慕名而来,满载而归。

(计统系07   陈郁彬)

 

单击在新窗口查看图片

 

单击在新窗口查看图片